第99章

推荐阅读:

一秒记住【95小说网 www.95xs.net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杏雨在门外喊;“表姑娘,你在里面吗?”

    柳絮刚想答应,被赵琛捂住嘴,拖到书架一侧,杏雨站在门口望望里屋光线模模糊糊,没看见有人,嘟囔一句,“难道表姑娘没在这里,去别的地方了?”

    听杏雨离开脚步声,柳絮长出一口气,赵琛双臂还搂着她的腰,被她用力掰开他手臂,气咻咻地甩开。

    就在柳絮要溜出屋,突然,寂静中传来紫霞的说话声,“屋里你找了没有?”

    杏雨的声音,“我看了里面黑看不清,好像没人。”

    紫霞的声音,“这附近我都找过了,没有表姑娘,再进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两个人脚步声朝门口走来,柳絮紧张地想,紫霞是王妃陈氏心腹,若被她发现二人在屋里,就完了。

    柳絮顾不得多想,迈步出去,这时,紫霞和杏雨刚巧走到门口,柳絮突然咯咯笑了两声,“杏雨,别找了,我在这里。”

    她迎着二人过去,笑个不住,“杏雨,本姑娘逗你玩的,方才你进来时,我就藏在那后头,我看见你,你却没看见我。”

    柳絮顺手往草堂里的竹榻后一指,杏雨欢喜地道;“表姑娘可吓死奴婢了。”

    赵琛在里屋,听见三人说话声走远,从隐身处走出来,站在门里,望着柳絮远去的背影沮丧。

    柳絮三人走出竹林,她往身后看了一眼,没看见赵琛的身影,轻轻地嘘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紫霞犹自叨叨咕咕地埋怨,“姑娘以后去哪里说一声,姑娘还有心思逗奴婢们玩,岂不知把奴婢的魂都吓掉了。”

    杏雨嘻嘻笑着,“这竹林里草堂倒是个藏人的好地方,奴婢方才屋里各处都看了,还是漏掉了主子藏身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柳絮看快走到秋澜院后门,截住她话头,转了话题,“出来一趟,我倒有些饿了,晚膳有什么好吃的?”

    紫霞方才不满,这会思维被引到膳食上头,如数家珍,一样样说着晚膳菜名。

    三人打后门进入秋澜院后头的小花园,自堂屋后门进去。

    紫霞几个把饭菜拿到小厨房重新热了,不消片刻,摆上桌,柳絮这一场惊吓,饭量顿减,只吃了半碗粥,夹了几口菜,紫霞纳闷地道:“姑娘不是说饿了,怎么吃这一口饭?”

    柳絮遮掩道;“肚子饿,不知为何看见饭菜还不想吃。”

    “姑娘不喜欢吃这饭菜,奴婢告诉大厨房下顿换几样吃,颠来倒去总是做这几样,搁谁都吃腻了。”紫霞领着念琴几个捡桌子。

    王府一个管家媳妇领着两个婆子进院子,直接去上房,看偏厅里有人,知道表姑娘用饭,隔着珠帘回道:“奴婢求见表姑娘。”

    念琴捧上茶水,柳絮呷了一口,杏雨端着痰盂,柳絮漱口水吐到痰盂里,朝门外道:“进来吧!”

    珠帘响处,一个管家媳妇引着两个小丫鬟和两个婆子进门,

    那管家媳妇道;“她们四个,是王妃给秋澜院添的人,这四个人今后就侍候表姑娘。”

    说着,朝四个人道;“上前叩见表姑娘。”

    两个小丫鬟和两个婆子上前一步,恭恭敬敬趴在地上叩了三个头,“奴婢等拜见表姑娘。”

    柳絮吩咐起来,对那管事媳妇道:“回去跟我舅母说,就说我谢舅母惦记,改日亲自过去给舅母叩头。”

    那管事媳妇道;“王妃说姑娘屋里缺个一等大丫鬟,过阵子挑选一个送来。”

    柳絮心道,秋澜院一屋子下人,自己行动不便,赵琛那厮又不时过来,多个人多一双眼,多一对耳,多一分是非,于是道;“我一个人用这些人尽够了,我素喜静,人多反而不舒坦,舅母若觉得心里不过意,就把那大丫鬟的月例加到紫霞身上,紫霞平常侍候主子用心,该得的。”

    紫霞略觉意外,心下惊喜,忙跪地叩头,“谢姑娘恩典。”

    秋澜院的管事是紫霞,紫霞拿着一等大丫鬟份例,杏雨和海棠来秋澜院,王妃陈氏给提了二等,新来的两个小丫鬟是三等。

    那管事媳妇告退走了,回禀王妃。

    柳絮在王府诸事谨慎,近身侍候的就念琴一人,晚间,念琴服侍她宽衣,刚解开衣扣,念琴吃惊地盯着她项下,“姑娘,这…….”

    刚说一半,恍然醒悟,握住嘴,心惊胆颤,“姑娘是……是……”连着说了两个是,不好意思往下说。

    “我身子还是清白的,不用害怕。”柳絮看她紧张模样,忙解释一句。

    念琴的心才落回肚子里,替她脱下外衣,柳絮穿着肚兜,走到妆台的铜镜前,颈项下雪白的肌肤清晰几个淡红的牙印,柳絮庆幸这个位置穿衣裳能盖住,这要是让人看见起疑,赵琛那厮想是虑到这点,恨极却没往她明面上咬。

    念琴把她换下来的衣衫搭在椅子背上,“王府是非之地,姑娘万事加小心。”

    柳絮道;“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一宿无话。

    织造夫人陈氏在王妃上院,跟陈王妃说话,陈夫人笑道:“那日,顺义伯府容二公子相看了表姑娘,从王府回去,伯夫人惦记一问,容二公子是一百个乐意,恨不得马上娶过门。”

    陈氏笑道;“容家二公子听说极挑拣的一个人,能相中柳絮,这可是缘分。”

    陈夫人笑道;“那也得说表姑娘样貌标致,这样绝色的美人若跟了他容二公子才是他的造化。”陈夫人话里有讨好王妃之意。

    陈王妃低头做针线,手里正缝一件小衣裳,闻言抬头对云燕道:“去叫表姑娘来一趟,就说有好事。”

    丫鬟答应一声出去,陈夫人问:“贵王府表姑娘无亲无故,家里没有长辈,您和王爷是她唯一的长辈亲戚,婚事上头该舅父舅母做主。”

    陈王妃双手抓着小衣裳提起,左右看看,曼声道:“柳絮是王爷的外甥女,但是表亲,终究照亲外甥女差一层,婚事上头还是听听她的意思,柳絮不是扭捏之人,省得不遂心,将来我这表舅母落埋怨。”

    俩人在屋里说着话,外间小丫鬟一声,“表姑娘来了。”

    俩人互相看了眼,把话头打住。

    柳絮进门看见陈夫人在,心里就有些明白,上前见礼毕,柳絮坐在王妃身旁。

    拿起炕上一件小衣衫看,笑道:“这么丁点衣衫,看着怪有趣的。”

    陈王妃笑道;“那是你表妹的。”

    织造陈夫人笑着道:“表姑娘是好性,将来谁若娶了表姑娘是他的造化。”

    柳絮只笑不答茬。

    陈王妃就着话题,开口道:“柳絮,今舅母找你来,是有一宗事,想和你商量。”

    柳絮心里明白,装糊涂,“舅母有事,尽管吩咐柳絮。”

    陈王妃拉过她的手,拍拍,“这是一桩好事,你还记得那日我带你去顺义伯府,顺义伯夫人相中了你,她容府二公子,预求你做媳妇,这不,容府让陈夫人做媒人,这容家你可能不知道,顺义伯夫人有两位嫡子,这是嫡出的次子,人极本分,知道上进,说媒的提了不少闺阁小姐,这容二公子发誓宁缺毋滥,定要找一个看对眼的,才耽搁到今。”

    陈王妃边说边观察她的脸,稍顿,又接着道:“柳絮,你是懂事知礼的孩子,所有我才找你来问问,你若有心,舅母就替你张罗。”

    陈王妃说话,柳絮一直垂着头,心底盘算,若是那日那位公子,看似老实忠厚人,陈氏挑选的,大致错不了,古代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自己的亲事由王妃出面张罗是正理,又想呆在王府,赵琛对她不能罢手,自己处境堪忧,不如就答应这门亲事,反正没打算孤老一生,早晚要嫁人,不能让赵琛那厮霸着自己一辈子。

    陈王妃追问一句,“舅母提的亲事你可愿意?”

    柳絮佯作娇羞,扭捏道;“外甥女的婚事,舅母做主就是,何必问外甥女。”

    陈夫人一拍手,乐得道:“表姑娘同意了。”

    柳絮告退回去。

    念琴坐在堂屋窗下做针线,眼睛不时往外看,心绪不宁,银针扎了手,她把手指放到嘴里吸允,咸咸的血腥味。

    看见柳絮走过前院穿堂,顾不得手疼,忙忙放下手里活计,站起身,走到门口,打起猩红毡帘子,“姑娘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柳絮嗯一声,眼神示意,俩人进碧纱橱里,念琴着急问道:“王妃找姑娘何事?”

    柳絮就把替她说亲的事说了。

    念琴神情有几分高兴,小声道;“姑娘,这是一桩好事,姑娘想脱离王府,嫁人是唯一出路。”

    柳絮道:“我也是这么想的,所有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。”

    念琴道:“不知那顺义伯府容二公子人品如何?”

    柳絮道:“若不好,王妃也不敢给我提。”

    念琴高兴地道:“这下子可好了,省得奴婢跟着日夜悬着心。”

    柳絮心想,顺义伯府嫡次子不但不辱没自己,自己算是高攀了。

    赵琛一进府门,就有王妃派人等在哪里,说王妃有事请王爷进内宅一趟。

    赵琛进上房,陈氏迎出来,笑吟吟地蹲身一福,“妾身给王爷请安。”

    赵琛探手虚扶,陈氏就势站直身子,夫妻二人进里屋叙话。

    赵琛看陈氏脸上始终挂着笑容,问;“王妃是有什么喜事?”

    陈氏亲手替赵琛脱靴,闻言,笑着蹲身,“妾身恭喜王爷,贺喜王爷。”

    赵琛纳闷,看着她的脸,“我哪里来的什么喜事?”

    陈氏在他对面坐下,笑道;“听妾身跟王爷说。”如此这般,把来龙去脉,怎么相看,顺义伯家托人提亲,从头到尾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表姑娘哪里妾身问过了,表姑娘大概那日看见容二公子,动心了,妾身找她来问,她没犹豫,满口答应了,妾身想王爷和外甥女是表亲,不是亲娘舅,怕她心里不愿意,不好硬做主,所以问问她的意思,表姑娘不是那扭捏之人,当场答应得挺痛快,看来这俩人缘分不浅。”

    陈氏说完,心里舒畅,没想到柳絮的婚事顺遂,顺义伯府的嫡子,按说王爷没什么可挑的,柳絮亲事定下,胥家没戏,狠打虞侧妃的脸。

    陈氏原指望王爷夸赞,不承想,赵琛的脸瞬间黑了,蹙眉道;“柳絮的亲事,谁让你张罗的?”

    陈氏错愕,王爷虽说话声不大,听在她耳中,犹如惊雷,王爷低沉声里隐有怒气,声色俱厉,一点不给她留情面,陈氏管家,诸事妥当,没吃过王爷一句重话,陈氏登时吓得白了脸。

    赵琛低沉声质问道;“柳絮搬来王府不到一月,你就这么急着打发她出门?”

    陈氏一听,王爷话重,站起身,诚惶诚恐,敛身请罪,“王爷息怒,妾身是一片好心,对表姑娘绝无恶意,绝无撵表姑娘走之意。”

    赵琛自行穿上靴子,站起身形,“既然不想撵她走,以后这种事本王看还是罢了。”

    说吧,一甩袍袖,转身大步自己撩起帘子出去。

    留下陈氏傻傻地愣在原地,想留住王爷,心惊胆颤挪不动步子。

    “王妃,王爷走了。”紫苏看王妃一动不动,盯着门帘子,门帘子在王爷身后,重重撂下,轻声提醒道。

    陈氏慢慢缓过神来,紫苏扶着她坐在椅子上,王爷说话声低,没朝她喊,但比喊更能让她胆寒,她明显感觉出他压着的怒气,陈氏困惑,好像哪里不对,王爷不愿意这门亲事,也犯不上生这么大的气,这究竟是为什么?误会自己,撵表姑娘走,明明自己一片好心,以王爷的洞察秋毫,不会不明白,那是……。

    丈夫的态度,像是一个男人被抢走心爱的女人,这样一想,陈氏激灵一下子,不可能,舅父和外甥女,不……自己昏了头,怎么想到这上头来了。

    陈氏百思不得其解,吩咐紫苏道;“去把紫霞,你姐姐唤来,别当着人面,尤其是别让表姑娘知道。”

    赵琛从陈氏房中出来,胸中一股怒气,连身旁的宫保都感觉到,屋里说话,宫保在门口听得一请二楚。

    赵琛冷笑,“背着我相看男人,她还动心了,本王以为让她住在王府,就可以省心了,还真是防不胜防,难怪对本王拒之千里,原来又是一个陆志文。”

    宫保赔笑开解道:“王爷息怒,一家女百家求,表姑娘又长得好模样,难免有人惦记上,王爷方才下了王妃的脸,王妃难堪。”

    赵琛甩开步子,走得更快,哼声,“谁让她多管闲事,本王对她已算留着脸面。”

    赵琛突然放慢脚步,回身问宫保道;“上次虞侧妃表弟胥公子的事,我还没问你,那胥公子又是怎么一回事?”

    到这时候,王爷震怒,宫保不敢隐瞒,竹筒倒豆子,一五一十全说了,“胥公子来王府找虞侧妃,正巧赶上表姑娘来找王爷,二人在府门口遇见,表姑娘叫老奴出去,想是胥公子误会了,胥公子跟奴才打听表姑娘家事,家住何处,奴才没敢透漏一个字,后来,奴才听说,胥公子街上偶遇表姑娘,随后追赶,表姑娘人机智,把胥公子甩掉了,后来的事王爷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赵琛余怒未消,冷哼,“好一个招蜂惹蝶的风流性子。”

    走了一段路,赵琛回头问身后的宫保,“你说,本王对她是不是太纵容了?随着她性子,不忍相强。”

    这话宫保哪敢接,附和王爷说对表姑娘太纵容了,怎么个不纵容法,无非是把柳絮姑娘…….府里人多眼杂,闹出丑事,宫里的皇上皇后知道不干不说,还有府里正妃、侧妃夫人们,一群虎狼盯着王爷这块肥肉,知道王爷不亲近妻妾,是为柳絮,不把柳絮生啖了。

    宫保想到这,紧走几步,跟上王爷的脚步,略低身赔笑道;“王爷,看您老说的,那柳絮姑娘的性子王爷不是不知道,老奴看这件事,柳絮姑娘不是出自本意,王妃指的亲事,她一个闺阁女子不好意思拒绝,王爷想深了,依老奴看,柳絮姑娘心里一准是有王爷的,碍着跟王爷这层甥舅关系,才跟王爷保持距离,不肯亲近。”

    赵琛听了宫保的话,对柳絮的气消了大半,往秋澜院去的脚步放缓,“你觉得她对本王还是动了心的?”

    保保赶紧道;“老奴猜想柳絮姑娘心里有王爷,只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,柳絮姑娘心气高,不肯做小伏低。”

    赵琛冷哼,“本王怎么就一点没看出来柳絮姑娘对本王有情意。”暗骂宫保这奴才和稀泥。

    宫保看王爷直奔表姑娘的寝殿走,王爷这是要做什么,这怎生得了,眼前就是秋澜院,宫保来不及多想,上前几步拦在赵琛身前,打躬作揖,“王爷,您老千万不能,您老若真是这样,就害了柳絮姑娘了,王爷您老也不想想,府里的姬妾知道事情真相,还不把表姑娘吃了,表姑娘答应亲事,是迫不得已,老奴猜想,无非怕出现这种难以收拾的局面。”

    宫保一席话,赵琛当头棒喝,宫保这奴才不是说得没一点道理,自己冲动之下强要了她,不能给她想要的名分,她日后被人唾弃,如何做人?何况现在还挂着甥舅名分,废了王妃陈氏,他不是没想过,可是王妃不是普通姬妾,是皇上指婚,上了皇家玉牒的,怎可轻易休妻,况无故休妻,对一个女人无异于灭顶之灾,古时候妇人三贞九烈,估计无颜面和勇气活下去。

    赵琛深吸一口气,望着秋澜院宫门站了良久,掉转身,徐徐往回走。

    宫保擦擦头上的汗,好悬,差点出事。

    柳絮自上次水边遇见赵琛,竹林里一场虚惊,便不敢去府后头,没事让紫霞找书来看,她翻阅大周朝前后几百年的史籍,发现这大周朝皇家的女子,匡助夫君成大业有之,太后垂帘,做出一番丰功伟业有之,辅佐少主登基安天下有之,铁腕强势之皇后、太后尽出于前朝,皇子们争权夺位,手足相残屡屡上演,大周朝赵氏男人强悍,女人同样强悍,嗜血寡情。

    柳絮掩卷深思,朝中之事略有耳闻,皇后摒弃后妃不得干政,扶持母家,排挤东宫太子,江南远离朝堂,安于一偶,实乃大幸。

    “姑娘,康宁郡主派人给姑娘送来一坛子佳酿。”杏雨进来,怀里抱着一个小酒坛子。

    柳絮奇怪,康宁郡主不是不食人间烟火,问;“送佳酿的人走了?”

    杏雨道:“走了,她说郡主能与姑娘为邻,十分高兴,这坛子佳酿,是皇上上次南巡,特地从宫里带出来,命王爷带回来,赏赐给她的,听说睡前喝上一小盅,不但不会醉,还美容驻颜。”

    杏雨边说边把坛子放到桌上,酒坛子皇封未启,看来康宁郡主是极细心之人,送人东西带着封条,令收受礼物者释疑。

    “送东西的是郡主宫里带出来的侍女,奴婢是头一次见,奴婢要回主子给她赏钱,她把东西给奴婢就走了。”

    柳絮伸手抚摸酒坛,坛子是官窑烧出来的,胎质细腻,胭脂釉色华丽夺目,单看这坛子价值不菲。

    柳絮暗想,康宁郡主毗邻而居,对自己示好,馈赠东西,礼尚往来,自己应当回礼,满眼望去,什么都是王府的,送人不妥。

    表达自己心意,拿什么好,她突然想起柏舅爷给的那锦匣小药,康宁郡主身子骨弱,柏舅爷说健脾开胃的小药,刚好适合,她拿回来后,没给小生子几个吃,三个孩子,生龙活虎,根本不用调理。

    柳絮问杏雨:“你紫霞姐去哪了?这半天没看见她。”

    杏雨摇头,“奴婢也好一会没看见她,不知她去哪了,是去上院领东西或是去大厨房。”

    柳絮道;“更衣,我要出门。”

    “主子是要家去吗?”念琴听见,进屋里。

    柳絮嗯了声,念琴为她找出门穿的衣裳。

    柳絮打扮整齐,边往外走,边对杏雨道:“一会你紫霞姐回来就说我家去了。”

    念琴跟着,杏雨把主子送出门口,回身把桌上那坛子酒收起来。

    王妃关照过王府大门和二门上的人,表姑娘可以自由出入,柳絮和念琴从东角门出去,道不远,不用坐王府的车轿,二人步行回柳家。

    一进后宅,看见柳芽儿和宝儿,柳芽儿和宝儿坐在庭中秋千架上,看见柳絮蹦下地,宝儿朝她跑来,身后奶娘撵着笑道:“小爷慢点,看摔着。”

    柳芽儿随后跑过来,“姐,姐怎么回来了?”

    柳絮笑着一手牵着一个,上了台阶,“哥哥去学堂了?”

    宝儿抢着道;“哥哥今没去学堂,学堂放假。”

    宝儿往前面一指,“哥哥在书房里念书。”

    小生子进了官学,又有了自己书房,柳絮开心,但愿小生子将来能出息,不枉费自己一番苦心。

    柳絮同三个孩子一块吃了午饭,又问了小生子功课,小生子对答如流,柳絮甚为满意,嘱咐他用心学,小生子突然想起什么道;“姐,我最近几日上学,总觉得好像有一双眼睛盯着我。”

    柳絮紧张地问;“看清楚是什么人了吗?”

    小生子摇头道;“没看清。”

    柳絮担心地道;“你以后上学一定要小心。”

    小生子道;“姐,你放心,我上学坐车,跟出门有两个小厮,一般会几下三爪猫功夫。”

    柳絮嘱咐奶娘,别带柳芽儿和宝儿出门。

    又找来门上的下人,门户紧闭,吩咐若有生人不放进来。

    下晌,柳絮和念琴从柳府出来,往王府东角门走,柳絮一边走,总觉得身后有人盯梢,柳絮放慢脚步,好像身后那人脚步放慢,柳絮猛不丁一回头,那人躲闪不急,一晃,离得远,柳絮恍惚看着像是个中年男人,那男人一闪身就不见了。

    柳絮狐疑,这人是谁?是王妃派来监视自己的?又不像,那是哪个?

    念琴也知觉,道;“姑娘,奴婢看身后那人好像从姑娘出门就一路跟着,看咱们发现就躲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柳絮思想,不得要领。

    二人进了王府东角门,经过中庭时,看见宫保打对面遥遥过来,像是要出门,柳絮喊了声;“保公公。”

    宫保颠颠小跑过来,赔着笑脸,“表姑娘招呼老奴?”

    柳絮看看左右无人,悄声问:“你家王爷派人跟着我了吗?”

    宫保诧异,头摇的跟拨浪鼓,“没有,奴才敢断定没有,王爷的事,不瞒奴才,王爷若是派人跟着姑娘,老奴必定知道。”

    柳絮心底盼着赵琛不放心她,暗中保护她,不是赵琛,她心里七上八下,没来由地担心。

    宫保看出她不同于平常,表情些许紧张,忙问;“姑娘是遇到什么事了吗?是有人跟踪姑娘。”

    柳絮忙掩饰道:“没事,可能是我多心了。”

    心里却想,这绝对不是自己多心,小生子和念琴也是看见的,确实有人跟踪自己,看来那人一直在柳府门前转悠,要不小生子怎么说看见。

    她不想让赵琛知道,小题大做,张扬开,那人也许是王府里王妃侧妃夫人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