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章

推荐阅读:

一秒记住【95小说网 www.95xs.net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紫霞把匣子里的香料倒出一半,剩下一半,连同匣子准备送人,紫霞走出堂屋,站在台阶上,看见海棠帮着粗使婆子扫院子里的落叶,摆手招呼她,海棠扔下笤帚,跑过来,紫霞把匣子交给她道;“送到萧寒殿,就说我们姑娘碰巧赶上新得的,分康宁郡主一半,郡主别嫌弃,姑娘一点心意。”

    海棠接着东西,拿着就去紧邻秋澜院的萧寒殿。

    上院

    陈王妃跟前站着五六个新找来的奶娘,陈氏选了两个穿戴洁净,身板结实的,让宫里出来的段嬷嬷领下去,教导一些王府的规矩。

    陈氏这两日辛苦,自己带着小郡主,陈氏抱着女儿,探探她的小额头,冰凉,烧已退了,陈氏喂她喝了一碗人乳,给她擦抹干净嘴边奶渍,小郡主喝饱喝足,不像昨蔫蔫的,看着精神不少,陈氏这两日光顾着女儿的病,把丈夫和柳絮的事暂时放下,现在小郡主没事,她又把这事想起来,思谋应对良策。

    寝殿门口站的丫鬟隔着帘子,朝里喊了声,“王爷来了。”

    陈氏把小郡主放到炕上躺着,云燕忙给她穿绣鞋下地。

    陈氏刚下地,赵琛已进来,陈氏忙见礼,“妾身给王爷请安。”

    赵琛摆摆手,“免了。”

    赵琛走到炕沿边,坐下,看小郡主吸允手指,口水直流,不觉笑了,陈氏忙抽出腋下绣帕替她擦干净嘴边口水,笑道;“奶娃娃不知好歹,什么都吃。”

    赵琛把她小手从嘴里拿出来,小郡主大眼睛看着他,像是很认真的样子,很招人喜爱,赵琛朝陈氏道;“奶娘找好了吗?”

    “找好了,过两日上来,先让段嬷嬷教导规矩。”陈氏边说,注意到丈夫身上穿的不是昨哪件袍子,无从求证,心里暗思忖,先不急,二人若真做下丑事,色胆包天,早晚露出马脚。

    赵琛无意多呆,略站片刻,就走了。

    次日,是王府姬妾来上院给王妃请安的日子。

    王府的侧妃夫人们坐满了陈氏的屋子,三三两两闲聊,陈氏跟下首坐着的清宁夫人说着子女的事,姬夫人巴结着虞侧妃,陪她说话,言语间极力奉承。

    信夫人上一眼,下一眼盯着后宫里出来的两位美人,一个叫姽婳,一个叫璎珞的,这二人坐在门口处,无人搭理。侧妃纪氏告假。

    几个下等的姬妾坐得较远,交头接耳。

    信夫人早注意到姽婳穿了一条嫩黄裙子,璎珞穿了一条水红色的裙子,信夫人侧身朝后示意身后站着侍女乌梅,乌梅俯身凑近信夫人,信夫人低声耳语,乌梅抬头看看二人,目光落在姽婳身上,那日天晚,假山遮挡,裙角一闪,像是这个颜色,乌梅不敢确定,摇头。

    陈氏跟清宁夫人说话空隙,望了眼信夫人笑道:“我怎么看妹妹皮肤更加细嫩,秋燥,妹妹的肌肤反倒好了,是吃了人参鹿茸?还是涂抹了什么自制的秘方养颜膏粉?”

    信夫人得意,伸玉臂,摸摸脸颊,“王妃过奖,众位姐妹都是肌肤白嫩,不独妾一个。”

    又酸溜溜地瞅了姽婳和璎珞道:“宫里出来的两位妹妹,那才是真正的美人,瞧这身皮肉,能拧出水来。”

    陈氏听出信夫人吃醋拈酸,顺着她的话头道;“姽婳和璎珞两位妹妹,坐得远,每次连话都说不上就散了,来坐到我身边来。”

    侍女在陈氏旁边按了两把椅子,陈氏亲热地招呼这二人过去。

    姽婳和璎珞自到了江南,送入梁王府,备受冷落,梁王面不照,现在看王妃陈氏亲近她们,有点受宠若惊,款款走上前,告罪坐下。

    陈氏亲热地拉过姽婳的手,“我瞅瞅,这皮肉跟信妹妹比如何?谁的更细嫩。”陈氏边说,自然地把姽婳的袖子撩起,陈氏闪眼,看见姽婳手腕上的守宫砂,抚摸她的手,夸赞道:“妹妹的这双手洁白如玉。”朝信夫人戏谑道:“信妹妹,我看比你肉皮细嫩。”

    陈氏笑着放下姽婳的手臂,又抓起璎珞的手,摆手招呼信夫人上来比,信夫人不服,走过来,屋里都是女眷,她撸胳膊挽袖子,自己的手臂同璎珞的放到一处,璎珞起初不好意思,被她一激,好强心胜,就挽起袖子,两条玉臂,鲜藕一般,嫩得吹弹可破,众人都笑嘻嘻看热闹,陈氏瞄了一眼,璎珞的手臂上赫然一颗鲜红守宫砂。

    陈氏笑着朝信夫人道;“两位新来的妹妹,我看着比你水灵些。”

    信夫人不服气,“那是王妃姐姐偏心。”

    众人大笑,姽婳和璎珞忙站起身,“婢妾等那敢比夫人,夫人是天姿国色,婢妾等甘拜下风。”

    信夫人脸上显出得意之色,心说,算你二人识趣。

    闹了一阵,众人散去,陈氏对云燕道;“看到没有,宫里出来的女子手臂上都点着守宫砂,她二人手臂上的守宫砂,尚未褪去,且颜色鲜艳,证明王爷并未碰她二人身体,她二人还是处子。”

    一个小丫鬟进来,二人就不说话了,小丫鬟道:“回王妃,来回事的管家大娘们都等在外头。”

    王妃陈氏坐在厅堂南窗下大炕上,听管事媳妇进来回事,有几个媳妇排着坐在廊下等,抱厦里坐着几个有几岁年纪,体面的老嬷嬷,宫里出来的,有的在府里管点事,其中有赵琛的奶娘,小丫鬟进来笑着说,“嬷嬷先进去吧!嬷嬷奶过王爷,自是与别个不同。”

    赵琛奶嬷嬷笑着摆手,“主子到何时都是主子,奴婢到何时都是奴婢,不能错了规矩。”

    几位年老的嬷嬷都笑道:“我的老姐姐是最知道规矩的,王爷是您一手带大的,若换了旁人早就作起了威福。”

    陈氏等回事的媳妇略散,几个老嬷嬷打发走了,端起茶盅,云燕新沏茶水呷了一口,抬眼看窗外,无意中看见梁王进院子。

    陈氏忙忙迎出去,梁王赵琛进门,问;“小郡主今怎么样?”

    梁王连着三日来上房,看望小郡主,陈氏心里欢喜,一搭眼就发现梁王穿的前哪件袍子,心头咯噔一下,前头带路,丫鬟把珠帘卷起,夫妻二人一同进里间。

    小郡主奶娘抱着,赵琛低身,探头看一眼,小郡主笑了,奶娘笑道;“郡主朝王爷笑了。”

    陈氏欣喜地道;“王爷,小郡主头一回笑,就冲着王爷笑,小郡主知道父亲来看她,这丁点小人都知道看见谁亲,可见骨肉之情,自然流露。”

    赵琛喜欢地握了握她小胖手,“这几日病了,本王瞅着好像瘦了。”

    陈氏慈爱地道:“今王爷来之前,才喝了一碗奶,小孩子家,养几日便胖起来,妾担心她长成个胖姑娘。”

    陈氏边说故意往丈夫身边靠了靠,赵琛似无意地朝旁躲了躲,陈氏明显感觉到丈夫疏离,不喜她亲近,心里微凉。

    赵琛看小郡主像是有点犯困,小眼睛慢慢阖上,道;“小郡主吃完奶,该睡觉了,抱下去吧!”

    陈氏朝奶娘示意,奶娘抱着她走去里间屋,赵琛走到炕桌边坐下,陈氏坐在另一侧。

    赵琛道:“立冬,气候阴凉,本王已着人打点,准备去广寒宫住一阵子。”

    陈氏问:“王爷打算带府里的姬妾还有宣儿和大郡主都去吗?”

    赵琛道;“宣儿不去,耽误课业,小郡主年小,不适宜远途劳顿,这次别带去了,小郡主离不开你,王府的杂事繁多,你就留下。”

    陈氏道:“康宁郡主和表姑娘跟着去吗?”

    赵琛道;“康宁郡主身子弱,立冬后空气潮湿,她禁不住,广寒宫地热温泉水对她有好处。”

    陈氏心里泛酸,“康宁郡主远途劳乏,不知身子骨能不能吃得消。”

    “轿子里铺厚实些,路上缓行,问题不大。”赵琛口气,像是早已打算好的,陈氏见阻止不了,知趣地不说了。

    赵琛似随意地说了句,“把柳絮带上,跟康宁郡主做个伴。”

    陈氏问;“王爷这次去预备住多久?”

    “开春,天暖回来。”

    立冬出行一事,夫妻二人合计,定下来。

    侍女进来回禀;“回王妃,午膳送来了。”

    陈氏笑着,温婉地道;“妾命人把王爷的饭菜拿上院来?”

    赵琛站起身,“我还有事,你自个用吧!”

    迈步刚想走,陈氏已站起身,这一起,陈氏身形一晃悠,站立不稳,眼瞅着身子侧歪,摇摇欲坠,赵琛一把扶住,陈氏就势倒在他怀里,那股奇特的异香丝丝缕缕飘入她鼻翼,若有若无,陈氏怕出现差错,伏在赵琛胸前佯作头晕,鼻翼轻吸,陈氏几乎可以确定就是给柳絮的外藩那匣子香料气味

    赵琛招呼侍女,“快扶王妃坐下。”

    紫苏和云燕忙上前扶住王妃,送她坐在炕上,赵琛不好就走,仍旧坐下,看陈氏似乎缓过来,陈氏歉意地朝丈夫笑笑,“妾没事,王爷不用担心。”

    说着,轻咳两声,赵琛关切地问;“还是找御医来瞧瞧,你咳嗽别大意了。”

    陈氏捂住胸口,又咳了两声,云燕赶紧轻轻拍着她的背部,“妾生下小郡主添了这毛病,上秋开始,每日咳几声,王御医说过一冬,开春天暖就好了,王御医开了个方子,妾不爱吃那劳什子苦药汤子,没怎么当回事。”

    赵琛面上不得不说两句体贴的话,以示关心,做做样子。

    陈氏送走梁王,这次她有心里准备,没有像上次着慌,丈夫身上那股清幽香气似乎还留在她鼻翼里,她蹙眉枯坐。

    云燕看见王爷穿了前那身袍子过上院,知道王妃不会放过这机会的,果然,王妃佯作晕倒,显然,看王妃的反应已探得虚实,云燕对紫苏道;“王妃头晕,你去弄碗甜东西来吃。”

    紫苏出去,云燕走去关上门,紧张地看着王妃,“主子闻出来了?是表姑娘?”

    陈氏咬碎银牙,眼神里满是怨毒,“果然是她不假,这种熏香远处不容易闻到,须得近处,仔细闻,我方才佯作站立不住,抓住王爷的衣袍放到鼻子底下仔细闻,确定无疑。”

    陈氏胸口气闷,手按住胸口,云燕忙蹲下替她捋,“主子别着急,万事没有解不开的,静下心想想法子。”

    陈氏喘上一口气,抱怨,“自生下这么个小东西,身子骨大不如前,人都说生男祛病,生女添病,果真不假。”

    陈氏看云燕一脸担忧,“你放心,我不会死,小毛病,养养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云燕埋怨,“王爷要胡来,也要有个分寸,不是什么都能吃的,表姑娘不该碰,奴婢就说王爷身体健硕,骑马射箭,样样不输众皇子,怎么得了怯症,原来是为了表姑娘,奴婢就不明白,王爷迷恋表姑娘,不妨碍亲近妻妾,何苦编出这么个荒唐理由?”

    陈氏一想到这上头,越发窝火,丈夫跟自己同床连碰都不屑碰自己身体,联想起丈夫那几晚举动,服下补药,隐忍不近女色,为表姑娘、自己外甥女守身如玉,真是荒唐透顶,简直就是泥足深陷。

    陈氏吁了口气,犹自觉得心堵得厉害,手指着炕梢柜子上一个小匣子,“把清心丸给我化开一丸,我这胸口堵得慌。”

    云燕忙爬上炕,从药匣子里取出一丸药,用温水化开,端着杯热水,送到陈氏跟前,陈氏吃下药,稍停,心口觉得略好些。

    陈氏苦笑道:“你看我多愚蠢,以为自己丈夫真得了说不出口的病症,替他瞒着,镇日里绞尽脑汁为他弄汤水,却原来人家是糊弄我的,我还拿着棒槌当绣花针。”

    “主子别太难过,男人三妻四妾喜新厌旧,倒也平常,主子若真生气,是跟自个过不去。”云燕劝解道。

    陈氏出身世家名门,受夫君冷落,竟编出这样的谎话,令陈氏羞愤不已。

    云燕把一个壳黄红缎绣金线玉堂富贵引枕放在陈氏身后,扶陈氏靠墙坐着,“主子,气大伤身,主子还有小郡主。”

    陈氏阖眼,慢慢平复心绪。

    紫苏端着一碗燕窝站在里屋门口,看里屋门关得严严的,似乎一股沉重的气息从门缝里传导出,里屋说话声音很小,隐约像说什么重大的事情,她侧耳细听,间或有一两句,表姑娘,王爷,紫苏看一眼被堂屋风吹动珠帘,徐徐转身,王府里的事知道得越少越好,她端着托盘下去。

    海棠去萧寒殿送东西回来,看见紫霞在院子里晒衣裳,海棠朝紫霞走过去,紫霞把衣衫搭在竹竿上,双手抻平整,问:“送去了?”

    海棠站在她身旁,悄声道;“紫霞姐,我送东西去,一进门就觉得萧寒殿有点怪异,殿里的宫女好像连大气都不敢出,我在门口等了有一会,郡主的贴身侍女出来,接过东西,道谢,说咱们姑娘费心了,我没看见郡主,侍女说郡主偶染风寒。”

    紫霞道;“许是郡主病了,不方便让你进门,怕带进去凉气,病越大发了。”

    梁王府开午膳,王府里各处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块,交头接耳,花园里镂空花墙一带有几个侍女在一起小声议论,海棠走过,好奇凑过去听,一个侍女道:“听说郡主这次病势凶猛,说前好好的,出去寝殿后头水边上站了一会,次日一早就发起烧来,开始下人们以为郡主体弱多病,习以为常,没当回事,今早越发大发了,听她屋里的侍女去大厨房要米汤喂郡主喝,米汤都喝不下去了,急得王妃这会子已赶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一个丫鬟道;“好好的,怎么病成这样,病得急。”

    方才说话的丫鬟瞅瞅左右悄声道;“听说满嘴胡话,她房中的小丫鬟端水进去听上那一两句,说好像是说王爷怎么样,你们说是不是害了相思病。”

    几个人吃吃笑着,一个侍女压低声道;“那年不是说她房中半夜有动静,像两个人说话声,后来不是说是咱们王爷去她屋里,夜半三更的,背着府里人厮混,这一年里头,自王爷出事后,消停了,这病势沉重,王爷好歹和她有过一腿,不能不闻不问。”

    这时,一个管家婆子朝几个侍女嚷着,“不去干活,浑说什么,当心主子一恼,拿了谁作伐,越来越没规矩,主子的事也敢议论。”

    海棠走回秋澜院,找到紫霞把听来的话学了,紫霞听了,正色道;“这些没影儿的话,不得出去浑说,玷污郡主清白,罪名不小,就是跟表姑娘都别说,这话万一那日传到王妃耳朵里,小命还要不要?”

    海棠顿时唬得变了脸,紧张地道;“亏紫霞姐姐提醒,日后我听了,这耳朵进那耳朵出,烂在肚子里也不说出去。”

    上院

    康宁郡主的侍女站在王妃面前,回康宁郡主染病,请王妃传唤御医进府为郡主瞧病。

    陈氏立刻吩咐云燕道;“速去,传王御医进府。”

    云燕一走,陈氏问:“你们郡主好好怎么就病了?”

    康宁郡主侍女乃是宫里带出来的,贴身侍候郡主,垂眸答道;“郡主每年入冬,都病一场,在宫里时也是,开始皇上皇后着急,后来御医说天凉,郡主体质弱,皇后就把宫里好东西送来给郡主进补,不管用,每年都有这么一遭,去岁郡主没犯病,奴婢都乐得说郡主好了,谁知老毛病又犯了。”

    陈氏道;“你先回去,郡主身边离不开你,等一会我换件衣衫过去。”

    侍女出去,陈氏冲着摇晃的珠帘,眼神轻蔑,嘴角带着不屑。

    云燕和紫苏赶紧找衣裳,替王妃更衣。

    王妃陈氏坐上两个粗壮婆子抬着的步撵,一干丫鬟媳妇婆子跟在步撵后面,一行人遥遥往王府内宅西北方向萧寒宫走去。

    步撵停在萧寒殿门口,侍女扶着陈氏下来,云燕扶着陈氏,陈氏走两步,不经意往西侧,紧邻萧寒宫的秋澜院看了一眼,眼底闪过一抹厉色,只那一刹那,陈氏面上现出惯常温婉,气定神闲。

    侍女见王妃到了,往里传报,郡主那个贴身侍女叫凌霄宫女,快步迎出来,行礼,“请王妃进去。”

    陈氏迈步进了郡主寝殿,西偏殿是郡主日常起居之所,陈氏进门时,西偏殿中间隔着一道珠帘,透过珠帘,陈氏看见康宁郡主半倚坐着,鬓发散乱,恹恹的一副病态,陈氏心想,看来没有说的邪乎。

    康宁郡主声音微弱,“五皇嫂,皇妹不能下地见礼,皇嫂见谅。”

    陈氏上前,一手撩起珠帘,走到离郡主躺着的紫檀镂雕凤穿牡丹架子床三五步远停住脚步,不往前去,和煦的声音道;“妹妹,都怪嫂子平常事忙,对妹妹照顾不周,妹妹的身体自个要当心,什么事别想太多,妹妹就是心思太重,身子骨总不见强,想开了,有什么过不去的。”

    陈氏话里有话,康宁郡主的脸微微一晒,好在病容掩着,遮过去。

    康宁郡主勉强道;“妹子没事,皇嫂家事忙,不用惦记妹妹,妹妹这身体自己都习惯了。”

    陈氏站在床前,侍女搬过椅子,陈氏没打算坐,略站站便寻个由头要走。

    “你侄女这两日闹毛病,你们这一大一小的,竟让我提着心。”

    陈氏一递话,康宁郡主大喘了几口气,微弱声道;“嫂嫂回去照顾侄女,我不碍事的。”

    陈氏客套两句,说几句场面上的官话,掉转身往外走,行了几步,

    经过衣裳架子,擦着康宁郡主挂着的一件褙子,突然,那股熟悉的气味,悠悠地飘入她鼻翼里,陈氏愣怔住。

    陈氏的脚步稍顿,像是随意问了一句,“这件衣裳清香味道很好闻,用的是什么熏香?”

    凌霄立在一旁回道;“是西院的表姑娘送给我家郡主的。”

    陈氏又是一愣神,这一回脚步没有停顿,直接出了寝殿。

    陈氏出了萧寒殿,抬脚刚要迈上步撵,忽地像是想起什么,收回迈出去的脚,对身后跟着下人们笑道:“走,我们去秋澜院看看,看看表姑娘在做什么?”

    柳絮坐在院子里的秋千架上,手里捧着一本古话本章回体小说,书里不单单是讲个故事,记载风土民情,这话本是本朝人写的,跟大周朝离得很近。

    柳絮看完一个章节,掩卷思索,王妃陈氏进院时,正看到表姑娘手上合着一本书,眼睛望天,痴呆模样。

    陈氏不由笑了,柳絮身边的紫霞看见院子里进来一群人,打头的是王妃陈氏,忙道:“主子,王妃来了。”

    柳絮收回目光,看陈氏朝她走来,柳絮忙跳下秋千架,快步上前,“甥女给舅母请安。”

    陈氏慈爱地一把扶起她,“闲着无聊,发呆,没事出去园子里,或找侧妃夫人们玩玩,别总闷在屋子里,年轻轻的,老气横秋的。”

    陈氏边说,挽着她的手,进屋里。

    柳絮恭请陈氏上座,自己在地上侍候茶水,陈氏拉过她一块坐在湘竹榻上,“你别忙活了,我不是特意来看你的,我是来萧寒殿看康宁郡主,顺道到你屋里坐坐。”

    柳絮关切地道;“康宁郡主病了,我听说了,想过去看看,做邻居倒也便宜,就怕扰了她的病,想她病中不喜人多吵闹,故而就没过来,想等康宁郡主好些在过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陈氏拍拍她的手,语重心长的道;“柳絮,你这孩子心善,我有一句话要嘱咐你,你在府里,不该问的别问,不该打听的别打听。”

    陈氏看柳絮疑惑的眼神看着她,把话拉了回来,“你和康宁郡主年龄相仿,日后多走动,也有个伴。”

    柳絮笑着点头,“甥女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陈氏突然问;“我给你的那匣子熏香,听说你送康宁郡主一些?可有此事?”

    柳絮貌似惶恐,起身,“舅母所赠不该分给别人,甥女想康宁郡主同甥女一样,孤身一人,惺惺相惜,之前郡主送过甥女东西,甥女什么都是舅母给的,自己又没拿得出手的东西,想起舅母给的熏香宝贝,转送康宁郡主,实在是有负舅母好意。”

    陈氏的笑容越发慈爱,一把拉她坐下,“舅母没责怪你,反倒觉得你知礼,舅母很高兴。”

    柳絮心下起疑,这是何故?紫霞和陈氏反常之举。

    陈氏自然地转了话题,“王爷说入冬,带着阖府女眷带上你和康宁郡主到广寒宫住一阵子,哪里是地热温泉水,气候不似这里干冷,阴凉,等开春挪回来。”

    柳絮不知广寒宫在何处,想起问;“小郡主幼小,出门要当心。”

    陈氏微笑,“我不去,家里一摊子事,都走了,不放心。”

    柳絮突然抬头,“我陪舅母留在王府里,给舅母做个伴。”

    陈氏笑道;“你年轻喜欢热闹,镇日陪着我怪腻歪的。”

    柳絮口气坚决,“甥女不想去,放不下弟妹,弟妹留在府外,甥女时常回家照看。”

    陈氏恍然明白,“真是个好孩子,可是你舅说带上你,怎么跟你舅说你不去?”

    柳絮悄声笑道;“舅母先替我保密,到时我不去,我舅他也没法。”

    陈氏嗔怪睨了她一眼,嘴上说,“这孩子。”心底把对她的怀疑除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