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

推荐阅读:

一秒记住【95小说网 www.95xs.net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二十一年,永熹帝下旨责令三司判梁王夫妻义绝。

    梁王府外宅书房内

    梁王赵琛缄默,欧阳先生和范先生暗自松口气,皇上下旨令梁王夫妻义绝,对梁王来说,这算不上是一件好事,但利大于弊,欧阳先生和范先生担了这些日子的心,终于可以放下,人家夫妻分离,二人不便喜形于色。

    欧阳先生先开口说话,“皇上对王爷偏袒,可见一斑,明着是拆散王爷和王妃,夫妻生离,实则是对王爷的保护,皇上的用意,舍弃王妃,保全王爷,这也是无奈之举,这回堵住了朝中那些御史言官的嘴,朝中一干大臣没有话说。”显然,罪臣之女留在梁王左右,皇家不容许。

    范先生说道:“皇上想必斟酌再三,才下此旨意,三司秉承皇上的意旨,这义绝很有门道,虽然三司判王爷跟王妃义绝,但却没有说王妃是否跟陈家一同定罪,古有先例,王妃义绝,当随母家徒刑,三司却只字不提,足见皇上还是照顾到王爷的感受,网开一面,王爷当上表谢恩,从这件事,王爷就能体会皇上对王爷的一番苦心。”

    范先生分析得透彻,王妃不连坐,这也算不幸中大幸,赵琛神色间有些惆怅,闷声道:“王妃病重,若听到这个消息,只怕命不长了。”

    赵琛说罢,唤满喜吩咐下去,“阖府任何人不得提及此事,尤其当王妃的面,一个字不能透露,让上房的下人把嘴管严点。”

    梁王妃陈氏仍住在上院,一切照旧,赵琛严令隐瞒这一消息,任何人不能走漏风声。

    梁王府后花园水榭里。

    姬夫人摇着团扇,望着眼前一个侍女,轻声细言道;“怎么,你主子又有何吩咐?”

    那个侍女道:“奴婢主子说了,让夫人把三司判王爷跟王妃义绝的事,设法让王妃知道,相信这对夫人不是什么难事,夫人定能办好。”

    姬夫人望着水榭外一丛花树,“这可有点缺德,王妃已病成这样,难道她就这么急,一刻都等不得了吗?”

    那侍女冷笑,“夫人难道忘了,当初王妃是怎么对待奴婢主子的,王妃暗做手脚,令奴婢主子身败名裂,如今不上不下,身份尴尬,这一切都是拜王妃所赐。”

    姬夫人徐徐摇了两下美人团扇,唇角一抹嘲讽的微笑,不细看不会发现。

    “这件事夫人若是照做,自有夫人的好处,奴婢的主子一向不轻许,那一次都兑现了。”侍女说着话,神态傲然,姬夫人瞧了她一眼,连这眼神都像她那个主子,清高孤傲,目空一切。

    “好吧!不过对王妃我就做最后一次,我怕坏事做多了,不得善终。”姬夫人道。

    那侍女暗自撇嘴,姬夫人爱财如命,一个人若有一样东西爱得甚至超过性命,那这个人就有了软肋,有法子摆布,主子的眼力不错,抓住她贪财爱小,诱使她做了一路,上了贼船,想下去就难了。

    姬夫人突然问;“我有点好奇,你主子为何自己不出手,反倒让我出头做这些事,这区区小事,她不是易如反掌,是不是怕王爷一旦发现,破坏她在王爷心目中形象,指望有朝一日取王妃而代之,跟王爷鸾凤和鸣。”

    那侍女顿了下,冷脸,“这些夫人不需要知道,奴婢主子至于有什么打算不必告诉夫人,夫人只依吩咐行事,事成后,好处一分不短夫人的。”

    姬夫人唇角隐隐露出微笑,机会来了,看来这位早就等得不耐烦了。

    时雪阁里,赵琛抚摸柳絮用过的东西,幻想柳絮在时的情景,柳絮走后,屋里的摆设一件没有动过,打扫清理灰尘都是赵琛的贴身太监做,太监们知道王爷的禁忌,小心翼翼生恐碰坏任何东西,所有屋里的摆设,原来怎么放置,依原样不动,就连柳絮走时,妆台上躺着一把玳瑁梳篦,还摆在那里,位置都没有动过,紫檀衣柜里的衣物,原封不动挂着。

    赵琛闲暇时候,每日都会过来,柳絮有一张自画小像,走时遗落,赵琛命人裱起来,挂在书房里,一抬头就能看见的地方。

    宫保等贴身太监习惯了,王爷只要呆在时雪阁里,不是发生大事,不去惊动王爷。

    赵琛轻轻拉开靠西墙描金绘花卉紫檀衣柜,抚摸柳絮曾经穿过的衣裙,似乎感受到柳絮留在上面的体温。

    宫保略急促的脚步声上楼来,“王爷,不好了,王妃吐血,昏厥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赵琛猛醒,脱口道:“快传王御医。”

    大步下楼,边问:“不是说王妃的病情稳定下来,有好转迹象,怎么突然发病?是受了什么刺激?病情反复。”

    “事情急,奴才没细问,也不清楚,刚听到上院的丫鬟来报,奴才不敢耽搁,立马来回王爷。”宫保跟在王爷身后,小跑才跟得上王爷的阔步。

    上房,下人们一阵惊慌,王御医到时,王妃陈氏牙关紧闭,面色青白,气息游离,几个贴身丫鬟围在床前,哭喊,“王妃,主子,醒醒。”

    王御医即刻急救,许久,陈氏哼了一声,悠悠轻微吐出一口气,。

    “王爷来了。”门外小丫鬟喊道。

    赵琛跨步进门,屋里侍女两旁跪下,王御医施礼,“臣拜见王爷。”

    赵琛挥挥手,“免礼。”

    “王妃怎么样了?”赵琛上前,惊见陈氏躺在卧榻上,面如白纸,气息奄奄,语气焦急。

    王御医道;“回王爷,王妃方才凶险,不过现在没事了。”

    赵琛道;“头几日不是说病情好转,怎么今突然发病?”

    王御医一脸狐疑,“臣也纳闷,王妃的病情缓解,不知为何又突然犯了,其中的原因,臣以为还是问问王妃身边侍候的人。”

    赵琛瞅瞅陈氏贴身几个侍女,冷脸道;“到外屋回话。”

    赵琛坐在上面,几个侍女跪在面前,赵琛沉脸问:“王妃是什&缘故突然病症凶险,你们想必知道。”

    云燕往前跪爬两步,叩头道;“回王爷,王妃今早起,觉得身上轻快,看外面天好,就命奴婢等扶着去门口略站站,偏赶上上房两个小丫鬟站在廊檐底下唠嗑,小丫鬟不懂事,嘴碎,说漏了王爷跟王妃已奉旨义绝,王妃听了,当场晕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赵琛怒道:“本王三令五申,有人竟敢如此大胆。”

    喝令左右太监,“把那两个小丫鬟拿问,审是听谁的?”

    赵琛进里屋时,陈氏已清醒,望着赵琛眼中淌下泪来,口不能言。

    赵琛安抚几句,离开上房。

    书房里,欧阳先生和范先生相约一同来见梁王,赵琛未等二人开口,先说道:“本王知道你们想说什么,王妃这样的身体,挪出王府,对她是不小的打击,现在送她走,无异于催命符。”

    范成仲道:“王爷若将王妃留在府里,朝廷若知道,对王爷有影响不说,对王妃也不利,皇上已经是法外施恩,王爷还是别辜负皇上好意,尽早送走王妃为好,以免轰动事闹大了,王妃是罪臣之女,按国法连坐不能幸免。”

    “阖府传遍,这事捂不住,风口浪尖上,王爷长痛不如短痛,王妃是明白人,会理解王爷苦衷的,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,等风头过去,日后在设法。”欧阳先生符合道。

    三人正商议,宫保进来,躬身,“回王爷,事情已查明,是姬夫人屋里一个丫鬟说出去的,说是听虞侧妃屋里一个丫鬟说的,奴才审问虞侧妃的丫鬟,那丫鬟抵死不承认,说没有说过,二人扯皮,一个说说了,一个说没说,奴才动家法,虞侧妃的丫鬟死咬住说没说过,是姬夫人的丫鬟为脱罪,信口雌黄。”

    赵琛未等说话,门口传来一个女子的声,“让我见王爷,我有冤情。”

    赵琛一听是虞侧妃的声音,欧阳先生和范成仲忙站起身,走去屏风后。

    赵琛扬声喊了句,“不用拦着,让她进来。”

    虞侧妃一进门,扑倒在赵琛跟前,掩面嘤咛哭泣,“王爷,妾屋里的丫鬟冤枉,不是妾屋里的丫鬟说的,一定是姬氏那个贱人诬陷妾,妾就是满身是嘴说不清,妾敢赌咒发誓,若消息是妾屋里传出去的,让妾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
    赵琛扫了她一眼,这虞氏是真急了,衣裙不整,全然不似往日花枝招展,穿家常半旧衣裙,头上没有珠环翠绕,发髻上只斜插着一支简洁梅花簪,一声声抱屈。

    “你回去吧!这事本王自有公断。”赵琛面无表情地道。

    宫保陪着笑脸上前弯腰对虞侧妃道:“侧妃请回,王爷英明,自会查个水落石出。”

    虞侧妃偷瞄了赵琛一眼,赵琛神情颇冷,不敢多说,识时务地爬起身,告退出去。

    欧阳先生和范先生走出来,赵琛对宫保道;“传本王的话,姬夫人贬为粗使仆妇,她房里的丫鬟打三十板子,发卖。”

    这时,上房一个小丫鬟走来,“回王爷,王妃请王爷过内宅一趟,王妃有话对王爷说。”

    赵琛随着那丫鬟走去上房,陈氏看见梁王进来,忙让丫鬟扶着挣扎坐起,丫鬟云燕在她背后放上一个引枕,陈氏靠着,陈氏看着丈夫向她走来,眸光微亮,“王爷来了。”

    赵琛挥手屏退屋里人,坐在床边,温和地道;“听说王妃找我,有话说?”

    陈氏深情地望着丈夫,“妾身与王爷已不是夫妻,王爷仍能善待妾身,妾身感激不尽,王爷与妾身义绝,妾身不怨,反倒很高兴,王爷跟妾身脱离,就不会被妾身连累,从妾身娘家一出事,妾身就该主动离开王爷身旁,是妾身自私。”陈氏说了长长一段话,有些气喘。

    赵琛关切地道;“你还病着,不用想太多,这不是你的错,夫妻一体,说什么连累不连累。”

    陈氏眼中泪光点点,攥着绣帕,点点眼角,微弱声道;“王爷,妾身想离开王府,妾身如今身份仍住在王府不合适。”

    “这事你先不用想,等病养好了再说。”赵琛对陈氏本能同情,陈氏一个弱女子,拖着病身子,离开王府,娘家遭难,没有娘家依徬,夫妻一场,他不能这样绝情。

    陈氏咳嗽两声,呼吸平稳了,又道;“妾身想去城外三元寺,山中清净,空气清新,远离凡俗纷扰,对妾身的病有好处,至于小郡主,妾身知道王爷会好好照顾,妾身放心。”

    赵琛沉默,陈氏提出去三元寺,不失为一个办法,府里内宅人多嘴杂,陈氏身染重病,日间听见闲言闲语,刺激上火,对病情恢复不利。

    想到这,赵琛道:“我命人把城外的三元寺重新修缮,等修缮好了,你在搬进去,今后一应使费王府供给,就算是王府的家庙,你闲时,身体好了,可以回王府看女儿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为妾身费心了,王爷的好意,妾身心领了,不用奢侈靡费,太过奢华,惊动佛祖,为妾身添一重罪过,妾身想大后就走。”陈氏早已想好,也许寺庙是她最好的栖身之处,娘家俱获罪,她早已心如死灰,即使独善其身,她也生无所恋,未来漫长岁月,青灯古佛,为亲人祈福。

    “就依你的主意。”赵琛答应下来,准备离开上房马上着人修缮庙宇。

    陈氏趴在床上叩头,“妾身谢王爷,妾身落难之时王爷能念夫妻之情。”

    赵琛扶起她,陈氏这一折腾,喘息面色憋得通红,靠着赵琛身上喘息片刻,陈氏望着丈夫,“王爷,妾身想见一见柳絮。”

    陈氏感觉到提到柳絮,王爷身体立时紧绷,陈氏靠离开赵琛身体,朝后靠在身后引枕上,

    跟丈夫拉开距离,看丈夫目光有几分戒备,解释道;“妾身有几句话跟柳絮说,王爷放心,妾身知道分寸。”

    “后日,我找柳絮过来,你现在不能多说话,歇着吧!”赵琛体恤地道。

    日影西斜,剪刀胡同家家户户烟筒里冒出一缕缕炊烟,柳絮站在院门口,朝胡同里望,看小生子下学没有。

    念琴挎着篮子脚步匆匆拐进胡同,拉着柳絮往院子里走,关上院门,迫不及待地说,“姑娘,方才奴婢上街听到一个消息,太子被废,朝中牵连许多人,听说梁王妃的父亲陈大人,下了大牢,家眷受到牵连,听说梁王和王妃奉旨义绝,断了夫妻情分,不知是真是假。”

    柳絮听了,大吃一惊,朝堂风云突变,没想到波及到千里之外的江南。

    “姑娘,梁王没有正妃,姑娘和王爷没有白等,终于有出头之日了。”念琴掩饰不住欢喜,人家倒霉自己本来不该高兴,可是实在看王爷和姑娘俩人太苦,心疼得慌。

    柳絮没像念琴喜形于色,“梁王没有正妃,谁说就能轮到我头上,没看见一群虎视眈眈的侧妃夫人们,那个家世不比我强,入主王府,痴人说梦。”

    念琴不放弃这来之不易的希望,“姑娘此言差矣,先前皇上预封姑娘为侧妃,没看什么家世,再说,奴婢相信,王爷对姑娘一往情深,王爷必然倾尽全力替姑娘争取,这是王爷和姑娘在一起唯一的一次机会,错过了,那还会有第二次。”

    “上次封号是侧妃,是妾偏房,这次不一样,是正妻,官宦人家尚且看门第,皇家媳妇千挑万选,首先看门第。”

    柳絮暗想,念琴想得太简单了,有些是梁王左右不了的。

    念琴泄气,“奴婢相信,这是老天不忍心看王爷跟姑娘分离。”

    柳絮做晌午饭,念琴带着柳芽儿和宝儿上街,买点针头线脑之类的,常打门口经过的货郎这几日没来。

    柳絮听见院门响,以为是念琴回来了,扬声道:“这么快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柳姑娘,是奴才。”

    柳絮听熟悉的声音,抬头看是宫保,放下手里的面盆,“保公公来了,屋里坐。”

    “奴才不坐,奴才就是来替王爷传一句话,王妃想见姑娘。”宫保笑吟吟的,打心里往外喜兴。

    柳絮迟疑,不知该不该去,这当口,若去王府,别人误以为自己觊觎妃位,“我早搬离王府,跟王爷已无瓜葛,不知王妃见我何事?”

    “说来话长,简短直说,王妃病重,后个去城外三元寺养病,走之前想见见姑娘,姑娘大概不知道,王妃娘家遭难,王爷跟王妃奉旨夫妻义绝了,这也是没法子的事。”宫保解释道。

    柳絮联想到之前念琴听到的传言,看来不是道听途说。

    陈氏今就要搬到城外三元寺,一大早起来,坐在床上,让云燕把梳妆匣拿来,精心打扮一番,面颊淡淡晕了胭脂,掩盖住苍白,用长指甲窝了一小块玫瑰膏点唇,褪去病容,看了有了几分精神。

    “王妃,表姑娘来了。”紫霞回道。

    柳絮进门时,看陈氏坐在炕上,化了淡妆,强打精神,柳絮走上前,蹲身福了福,“柳絮见过王妃。”

    陈氏看见她,脸上露出笑容,笑容虚弱无力,“柳絮你来了,我马上要离开王府,想跟你说几句心里话。”

    云燕搬了把椅子,柳絮告坐。

    陈氏望着柳絮,心底羡慕,一个女子能让男人如此珍视,她内心该是幸福的。

    “柳絮,我的事你大概听说了,这段日子,从前的事我现在想明白了,你和王爷情深意重,因为我的存在,妨碍你们,令你们相爱却分开,你和王爷都是心地纯良的人,我去寺庙为你和王爷祈福,但愿你能代替我,善待小郡主,我死就心安了。”陈氏费力说完,大喘了几口,手抚着胸口,提上一口气,“柳絮,希望你们今生别错过。”

    柳絮上前,替陈氏捋前胸,安慰道:“王爷是什么样的人,王妃是最了解的,王妃保重身体,王妃还有小郡主,若将来有一日,陈家事情了了,王爷一定会去寺庙接王妃回府,活着就有希望。”

    陈氏抓住柳絮的手,吃力地道;“柳絮,我等不到这一天了,我知道自己的身体,就是挨日子,但愿我能活着看到你和王爷成婚,小郡主只有交给你我放心,我才能咽下最后一口气。”

    柳絮动容,忍不住凄然落泪。

    陈氏话说多了,气息不够用,断断续续,“柳絮,你….相信我….没害你,我唯一做错的事……是故意让….程方捅漏了你跟王爷的私情。”

    柳絮哽咽点头,“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连着下了几场春意,不知不觉间,入眼一片清脆的绿意,小生子学里放假一日,柳家一家人要去城西的月牙湖。

    柳絮一大早起,就开始准备春游带着的午饭,打了一个鸡蛋酱,摘了菜园里种的小葱、小青椒、黄瓜,小黄瓜鲜嫩翠绿,头顶开着小黄花,浑身的刺扎手,摊几张发面糖饼,带上洗干净的鹿肉、野兔子肉,准备到山上野地里笼火烤肉吃。

    柳絮提着一个食盒,念琴提着一个大大的篮子,柳絮刚迈步出房门,迎面进来一人,差点撞上,柳絮站住脚,一抬头,吃惊地瞪大眼睛,赵琛低头,正对上一双透亮的大眼睛,赵琛读出里面隐含的惊喜,赵琛极轻的声音,像是怕惊吓了她,“柳絮,你要出门吗?”

    柳絮突然有点手足无措,自己何时起看见他脸红心跳,安奈下心慌,“我们要去月亮湖游玩。”

    说罢,不知怎么面颊飞上一抹红晕,柳絮一袭淡绿罗裙,似初春嫩柳,清新怡人。

    赵琛瞬间呆了,小路子跟在王爷身后,朝柳絮身后的念琴挤眼睛,这时,柳芽儿脆生生说了句,“舅跟我们一块去吧!”

    宝儿走上前扯着赵琛衣角,仰着小脸,“舅去。”

    孩子们直喊舅,叫得赵琛不好意思盯着柳絮看,小路子笑嘻嘻道;“今天好,姑娘带上这么多东西是要上山烤肉吃,人少吃不了,不如王爷也跟着去,省得东西吃不完浪费了。”

    宫保忍不住偷笑,心里骂道,这小猴崽子,这是什么理由,宫保不等柳絮回答,颠颠上前,接过柳絮手里的食盒,“奴才帮姑娘提,哪能让表姑娘累着。”

    小路子一见,依样学着上前接过念琴手里的篮子。

    几辆马车,载着欢快的一群人,沿着官道朝西飞驰。

    月亮湖在汝阳城西,三面环山,湖水像镜面似的清澈干净,青山绿水,景色宜人,柳絮一家人加上念琴,赵琛带着宫保、满福、满喜、小路子,一行人沿着山路向山上走。

    三个孩子像撒欢似的跑,宝儿腿短,落在后头,小路子扛起他,追前面小生子几个,众人故意跑在前面,柳絮和梁王殿后。

    柳絮上了一段路,晌午太阳热辣,爬山耗费体力,柳絮小巧的鼻尖渗出细密的汗珠,柳絮朝头顶上望,其他人早已跑得看不见影子。

    赵琛看左近无人,伸手抓过柳絮软绵嫩滑的小手,握在掌心里。